【讀者投書】面對教育大翻轉 走一條創新又穩健的長遠之路

【讀者投書】面對教育大翻轉 走一條創新又穩健的長遠之路

2020.07.17 17:25 臺北時間【讀者投書】面對教育大翻轉 走一條創新又穩健的長遠之路全國高中技藝競賽,學生展現專業的技術能力。(讀者提供)發布時間:2020.07.17 17:25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2023.09.12 20:35 臺北時間洪雯柔|大學教授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108新課綱所引領的這波教育改革,不僅是教育基本理念、教師角色、課程結構與教學方法的翻轉,也背負了諸多教育工作者的期待,期待這是一場「玩真的」、而非僅重表面效度的教育改革;期待在這麼多校長、主任與教師因為認同課綱理念而付出心力與時間、汲汲於落實改變下,在投入無數工作坊以淬煉理念與磨練實作能力、而非僅是接受單向灌輸的政策宣導後,教育部能堅定且持續地落實改革。教師參與課程共備工作坊,將108課綱精神融入教學。(讀者提供)這一波的改革,從教師中心與學科中心,轉向以學生學習為中心,此一基本理念的轉變,牽動的是教學邏輯的翻轉、多元教學策略的納入、學生學習心理與認知發展的掌握,以因應適性揚才的多元性;對應此一理念的是課程結構與內容的改變,諸如大幅度自行開發性的校訂課程(校訂必修、多元選修)、原有課程的壓縮與精簡、學科知識傳授內容改為強調實用與綜整的素養導向,此外,新的課程內容如何支持學生未來升學與發展等亦在考量中等。改變需要策略,這一波改革,以增權賦能(empower)為基調,因應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而開辦各類主題的工作坊,引領校長、主任與老師們透過各種團體共創法,設定符合新課綱精神與校內共識、且適合各校特質的目標與策略;學校、校長、主任、老師們,藉由前導學校計畫而將社群與區域網絡加以鏈結以發揮雁行之效;面對小校或師資結構較小的學校,以區域網絡的資源支持其發展,如建構與其他學校跨校共備的社群,抑或共享臺北市酷課雲等線上資源等。改變需要時間,這一波改革,校長、主任、教師、學生的轉化若要是全面性的,以社群合作模式逐漸開展成區域網絡的支持系統,有其重要性,而這樣的鏈結、共學、共好,需要時間累積與逐步外擴;而面對抗拒者或觀望者,亦需要時間讓新課綱展現其成效,進而逐漸引動抗拒者或觀望者成為投入者。若說這是「無效的預算」,或許評斷太早,也是對投入改革的老師們的否定。在教育風景已經開始改變之際,如果能有機會參與跨校校長與教務主任社群對課務推動的創新策略、看看那些先行教師開展出的深度素養導向課程、旁聽教師專業社群中的課程討論、聽聽學生訴說在自主學習中學會探究式學習且享受過程中的挑戰,或許,能看見轉彎處背後的驚喜。更新時間|2023.09.12 20:35 臺北時間延伸閱讀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

贊助本文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加入訂閱會員鏡週刊加入追蹤訂閱下載鏡週刊加入追蹤訂閱下載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相关推荐

注销Apple ID 后,需要等多久才可以自动退出
365在线娱乐平台官网

注销Apple ID 后,需要等多久才可以自动退出

⌛ 08-31 👁️ 9573
strcpy, strcpy_s
123656的网站怎么打开

strcpy, strcpy_s

⌛ 07-17 👁️ 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