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还有人去听广播?

为什么现在还有人去听广播?

2009年高考结束,又是一段漫长的假期,毫无疑问,我继续着三年前的那种状态。广播的声音依然飘荡在家里的每一个角落……

就在我笃定自己这辈子都离不开广播了之后不久,我进入了大学。

我以为我会像以前一样,一天不听广播就着急上火腿抽筋,而一开始那些日子我确实还保持着「经常」听广播的习惯。

后来,慢慢地,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变化是怎么发生的,有一天,我猛然发现自己已经一两周都没碰过收音机了!这让我非常震惊,就像郭敬明粉丝竟然不知道他开始拍电影了一般。

后来的故事应该都很清楚了。是的,我从此就很少很少听广播了。但至今,我还是把收音机放在床头,尽管几乎不会打开它了。

就像给它立了一座墓碑,虽然声音已经不在了,却依然恭恭敬敬地侍奉着它的魂灵……

——分析时间——

1、我为什么被广播吸引了?

为什么现在(电视台和网络非常发达)还有人去听广播?尽管当年(2005年)的技术没有如今这么先进,也没有这么多的电子设备和娱乐方式,但还是有一些东西可以参考的。

一个恰到好处的心情,一个恰到好处的环境,一个恰到好处的声音,三者恰到好处的相逢,成就了一份恰到好处的缘分。

这份缘分的诞生和持续具有天生的「神秘性」。这种神秘性建立在纯粹的信息传输渠道——声音——以及听众的自我修养——联想和通感——之上。

这似乎有点像谈恋爱,对方是不是那个「对的人」往往不是首要的,更有可能是Ta在「对的时间」出现在你面前了,然后,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

2、我的对广播的兴趣为什么拓展到了「所有的节目」?

我一开始只听中国之声的「深夜节目」,为什么后来几乎不管什么节目(包括儿童节目、广告等)都听了呢?

信息来源有限

当年我所在的环境缺乏丰富的信息来源,甚至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连电视都没得看,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主要通过报纸和广播。而中国之声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的电台,虽然以新闻为主,但是也有丰富的娱乐节目(还有春节联欢晚会的直播)和深度的访谈、评论等。

当年的我还处于严重的信息饥渴期,正是这种差异化供需让我很快包揽了几乎所有的节目。

易获得性高

广播是非常廉价的一种信息获取途径,只需要一个正常使用的收音机和两枚电池,虽然贵者可上千,但便宜的只需几块钱,并且不容易损坏。

广播的信号非常稳定,覆盖范围非常广(中国之声),基本全国任何地方都能收到。在台风、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时期更是非常可靠的信息获取手段,在今天依然存在这种优势。

3、上大学以后,我为什么几乎不听广播了?

其实,对照上述两点,上大学后不怎么听广播也就很容易理解了。信息的来源爆炸性增加,非极端情况下的信息易获得性也被其他设备和途径取代。

但是,我心里依然保存着对广播的那份特殊的感情,毕竟它陪伴我度过了那么多的日日夜夜,曾经牵扯着我的那么多悲悲喜喜。

尽管已经不再以它作为信息的获取途径,但我仍然关注着曾经的那些主持人,那些熟悉的声音。也许在某个不眠的夜晚,打开收音机,耳机里依然传来那一句温暖而亲切的问候——

Hi,你好,朋友。今天过得好吗?

<谨以此文纪念逝去的广播岁月>

编辑:YangYang-Studio

时间:2016.1.22

来源:网络

投稿邮箱:jacksdd@126.com

原创转载提示:联系小编Y923308120,并发来公众号ID备注,无备注无权转载,谢谢合作!

声明

内容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主编,我们会在24小时内核实并删除,谢谢!

创作版权:夜空守望者公众号平台

Copyright © 2014-2045 YY-S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平安银行一帐通 平安一帐通是什么?
365体育投注ribo88

平安银行一帐通 平安一帐通是什么?

⌛ 07-16 👁️ 9291
申通快递查询
365在线娱乐平台官网

申通快递查询

⌛ 09-15 👁️ 9454